方可成的《百度搜索已死》一文引起较大反响,甚至百度公司都出来回应了。许多人表达出“天下苦秦久矣”的意思,还有人感叹为什么国内的互联网产品总是会在越来越low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呢?
我也看到一些互联网工作者表达出不屑:我们服务的主流用户的需求就是low啊,我们的用户不需要你想看的那些高大上的内容啊,我们不把产品做low就没办法服务这些用户呀,当然就顾不上你满不满意啦!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滑坡谬误。
什么是滑坡谬误呢,举个例子:
孩子如果不上重点小学,之后就考不上好高中,再来就考不进好大学,接着会找不到好工作,然后会穷困潦倒,一生就毁了!
这个看起来环环相扣,实际上每一步推论都经不起推敲,从而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孩子不上重点小学,一生就毁了”——这个结论尚且有很多人看不出问题来,也就不奇怪“因为我们的用户主流需求很low,所以我们就要把产品做low”这个逻辑会被很多人认可了。
什么是主流用户?
人数多的就是主流用户?点击广告多的就是主流用户?消费高的就是主流用户?
这些其实仅仅是不同条件下衡量用户价值的不同指标。要定义主流用户,还是要回到本质:能够给公司带来商业利益的用户就是主流用户。从公司的商业利益出发,当然是要考虑两个方面:当下的用户价值,以及可持续的用户价值。
在10年前,很少有互联网公司会把低龄人口、低学历人口、老年人口等群体作为自己的主流用户。而现在,互联网用户就是形形色色人民群众本身,“用户下沉”的概念还被热议。当用户下沉这个过程完成后呢?
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主流用户这个群体,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以百度为例,在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的今天,仍然十分依赖日常使用搜索的用户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不知道百度有没有做过研究。
主流用户的需求?
就是low吗?
如果仅以信息需求为例,一些人可能会觉得,对优质信息的需求是高学历人群的专利。甚至会以此推论,非高端人群对低质量信息反而是喜闻乐见的——不信就去看看谣言、假新闻大家多爱传播呀。
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会告诉你,看后台数据,理解下什么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接受下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广告部门很开心啊,用户好骗,没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了。
讲主流用户的需求low,别想那些没用的,就这样成为一种集体催眠,甚至成为一个可以体现自身专业性的知识点。
这也是一个陷阱。假设我们可以在产品中不受限制地提供色情内容,肯定可以看到非常好的用户使用数据,时长和日活肯定大大增加。毕竟这个需求人人都有,还是刚需。那么色情需求能回答“主流的用户需求是什么”这个问题吗?
用户喜欢low的内容,生产low的内容也更简单,这个逻辑惹人喜爱。可它完美回避了如何产生可持续的用户价值这个问题。
只顾得上“主流用户”?
其实,把用户分成“主流”和“一小撮”,往往也只是制造对立的口舌之争。这里面还隐含了一种精英主义思维: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认为好东西只服务高等级,低等级永远不能理解好东西,因此也无需提供给他们。有趣的是,持有这种精英主义观点的人往往认为反对他们这个观点的人才是精英主义的。
越是大众化的产品,越要能够处理好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特别是对与搜索来说,它的工具性很强。在一个娱乐型用户手里,它要能够提供喜闻乐见的娱乐内容资源;在一个白领手里,它也要能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况且,同一个用户往往还有不同性质的需求,根本没有一个非黑即白的只服务谁不服务谁的问题。
如果拿出数据说话,事情应该没那么简单,绝不是非此即彼可以概括。
快别扯淡了
一个大公司的产品做烂了,无外乎两点嘛:
- 公司政治、利益之争,使得决策偏离了正常的商业逻辑。
- 通过公司文化、集体认同、知识沉淀对人的同质化,使得万人如一地思考和表达,没有人think different。(简单来说就是傻逼了)
不要拿“主流用户”来当挡箭牌,搞个滑坡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