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电影里的几个“神预言”

电影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的,这种主观性不仅体现在观者个人的生活史与电影的映射关系上,还体现在观者所处时代与电影的映射关系上。

一部电影平庸或者伟大,很大程度上和这种共鸣有关。而烂片往往是不知所云,逻辑可笑,漏洞百出。

《2001》有人怒打1星,最多的理由就是“看不懂”和“受不了”。打高分的则更多是在赞叹此片高超的技艺和深邃的表现力、哲理。其实都有道理,只是恐怕打1星的是少数,大多数人是能有这个共鸣的。

我分别在年幼时(具体的岁数忘了)和上大学时看过此片,小时候的感觉是被震住了,但没看懂,大学时看觉得好无聊的片子。工作后又重看了一次,还是觉得,“也就这样吧”,在我心中它始终没有超过三颗星。最近电影资料馆放映此片,在电影院里再看了一遍后(这次可算是,重头到尾一分钟都没跳过),才是真正被震撼到了。

于是它在我心中从三颗星陡然变为五颗星了。

首先,《2001》的故事都在小说里,电影展现的故事线索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它是以POV(主角叙事)的方式来展现故事的。它没有上帝视角,始终都是以人的视角来讲故事,从远古的类人猿看到石板,到宇航员鲍曼漫游太空,凡是人所无法了解和感知的信息,电影里都没有展现。

这是一种故意的技巧,它可以直接把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不加解释地摆在你面前,你觉得困惑,不理解,觉得不懂——这种感受,和故事里的主人公的感受,是一样的。

并不是库布里克不会讲故事,或者没把故事想好。这实在是为了帮助好基友克拉克提高小说的销量啊。先看电影,然后看小说,然后再看一遍电影,你会感觉很不一样。

一些片中的“神预言”,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此片的牛逼之处。

1. 本片在1968年上映,那时候人类尚未登上月球。不过就在几个月后,美国人登上了月球,阿波罗号的宇航员们都看过此片,还在飞船里播放《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

2. 影片开头的航天飞机,也是后来才有的。而空间站,后来也梦想成真。

3. 弗洛伊德进入空间站时的声纹登录,如今已经实现。

4. 弗洛伊德和女儿打可视电话,还收了一点几美元,如今苹果公司的facetime能轻而易举实现,而且是免费的。

5. 电影里飞船上用的给食物加热的设备,疑似微波炉。微波炉的正式商用,是在电影上映的前一年。从那时候起,微波炉走进了千家万户。

6. 飞船桌椅上的电视机,如今在民航上很常见,在出租车上更常见。

7. 登月舱和阿波罗号的设计如出一辙。

8. 鲍曼和弗兰克用餐时看的平板电脑,和如今的iPad何其相似。根据 FOSS Patents的报道,当苹果状告三星侵权时,三星引用了《2001:太空漫游》中的与iPad相似的平板电脑作为回击。

9. HAL 9000型电脑,那圆圆的摄像头,略带傲娇的平静的口吻,有没有让你想到Siri?

10. HAL 和鲍曼下国际象棋,鲍曼被HAL打败。29年后,1997年,IBM的深蓝计算机,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有意思的是,开头的航天飞机上,仪表盘上也写着IBM的商标。

11. 木星任务中的飞船上,有用于舱外维修任务的小飞船,名叫Pod。在真·2001年,苹果公司发布了iPod,这个名字正是从这部电影里来的。

12. HAL是一台永远不需要关机的电脑,如果你想关机,得拔掉它的CPU。虽然我们想要强行关机并不需要拔CPU,但这种设计理念正在成为现实,请看你的手机有多久没关机了?最新的MacBook,也在强化不关机的设计。据说这是乔布斯的遗愿之一。

无论是出于巧合还是创作者的深思熟虑,以上这些都使得《2001》成为科幻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对未来生活的预言的准确性无出其右者。这和库布里克在拍摄此片时和科学家们有过密切交流有很大关系,这也体现了技术从概念提出到造福于生活,过程还是相当漫长的。

也正是因为此片的先知,使得今天的人看它甚至不觉得这是科幻片,“简直太日常了”。

遗憾的是,本片中展现的月球基地、行星间载人旅行等太空工程,由于后来的人类历史发展点错了科技树,别说2001年,现在2013年快过完了,仍然没有实现。而据说现在的技术,实现这两个工程,并非不可能。

至于那块神迹一般的石板,现实中似乎始终没有出现过。不过开个玩笑的话,太空灰的iPhone 5s,是不是在cosplay它呢?(当然不是!)